top of page

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

洪均生.jpg

洪均生老师1907年出生于河南禹县,禹县古是钧地,故取名“钧生”,但因命里缺土,把“钧”改为“均”。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员,他自小跟父亲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逝世,按中国人的算法是享寿90岁.

洪老师自幼体弱多病,17岁时因病辍学,身体一直很差。1930年开始跟吴鉴泉的高足刘慕三先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几个月后,刘慕三带同他的三十几个学生一起跟陈发科学习陈式太极拳,从此洪老师就成为陈发科的学生。练拳后身体越来越好,学拳的兴趣越来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时陈发科到洪老师家中住,一住二三个月。日本军侵入北京后,洪老师的生活无着,有时断炊,则带着六个孩子到陈发科家中吃饭。目前流传下来的有关陈发科的武功事迹,大部分是洪老师记述下来的。 因为日军侵入北京前洪老师的家庭经济好,他身体不好没有工作,每天追随陈发科,亲眼目睹许多事,记录下来,使我们今日对陈发科的太极功夫才有些具体的了解. 1944年洪老师到山东济南工作,才离开陈发科.1956年洪老师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请陈发科讲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约四个月.这样,洪老师跟随陈发科学习实战的陈式太极拳前后十五年,自己终生的试验,研究,使他掌握了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技法,成为当代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师逝世五周年的时候,写文章来纪念他,我想除了介绍洪老师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艺之外,若是能将洪老师的一些具体的技法介绍出来,相信这会是读者所更喜欢的. 当代太极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为时代的变迁,太极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产生很大的变化。当代太极拳名家的功夫远不及陈发科、杨澄甫时代或以前的名家,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从 80年代开始,我接触过许多在中国甚至世界出名的太极拳家,有的是跟他们学习,有的是听他们讲课示范,有的是看他们表演.也有的虽无机会接触,但看过他们表演示范的录影带.我觉得当代的太极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较自在地发出劲来,让对手干脆跌出,那么这位名家就算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当然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摆好架式来做发劲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国某市参加一个太极拳盛会,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团请一位由大会邀请来表演的太极拳名家去做辅导.做完套路的辅导之后,有人请这名家辅导推手,这名家随便拉了旁边一个人(一位年纪比他稍年轻的退休教授)来示范,掤,捋,挤,按.转了几个圈之后,这名家突然分开双手,身向前俯,两手去托对方的腋下,想把对方推出,对方一沉气,这名家弹回一步(前脚退回变成后脚),这样连续二三次.当然不是说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赢对方,因为必须看对方的强弱,例如这位名家拉的对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学生,虽然功夫未达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问题是在这位名家当时去推对手的方法不对,是一般练推手未得真传的推法,对手最多只会被推退而已,不会被发劲干脆打出。所以我觉得好些名家的功夫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高。

在那些能干脆发劲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够将人打得两脚离地腾空而出,这是很少的了。而这些能将对手腾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将对方的来劲化解后,用自己的劲力将对方打出,这不是最好的,很费力。有一些则主要是将对方来劲改变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劲力将对方打出,这才是最好的,发人省力得多。这样的名家寥寥无几,洪均生老师是仅有的几位能高境界将人腾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师见面之前,我虽曾读过洪老师的书稿和文章,读过别人写他的文章,写信请教过他,但我对他功夫真正有多高并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济南,住在洪老师家中跟他练拳,才有机会看到洪老师的真功夫。洪老师跟人讲解拳式用法虽然很精彩,但并不能其正表现出他的功夫来,因讲解拳式的用法必须依照拳式来做,而许多拳式动作是为初学的人而设的,真正能体现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几位洪老师的学生到洪老师家来,大家聊天谈拳,其中二位利用时间练习推手,一位姓刘,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记他的名字).当A用劲向刘推去时,刘用捋采法,A就双脚离地向刘的侧后方跳出,虽然不很远,仅半米到一米之间,但已使我很诧异,因为他们并不是很用劲的练习,真正用劲能打多远我不知道.当时我对把人腾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过一些书,听一些人讲,说是在能够干脆发人出去之后,练到'气足劲整'才能使人腾空而出,好象那时主要是气劲的问题,不是技法的问题.但看到刘他们的练习,我明白不是这么回事,主要还是技法的问题.技法对,就能够打人腾空而出,气劲足不足则是把人打多远的问题.用挤按劲向前把人腾空打出已经不容易,用捋采劲向侧后腾空发人出则更难,我看到洪老师的学生能够做到,那么洪老师的功夫更不用说了。

又有一天,刘先生与洪老师另一学生B先生到洪老师家来.B先生原来是练摔跤的,后来跟洪老师练拳,有一次他与一位太极拳名家推手,这位名家没他办法,夸他功夫不错.这位名家曾写一本不小的太极拳书,好象也很懂太极拳.B先生带著一些推手的问题来向老师请教,洪老师在厅和他推手。不管他变什么招式,他两手一用力,洪老师身一转,手的动作很小,有时不动步,有时稍向前进步,B先生就被腾空打回约一米,有时稍远一点就被打到沙发上(因厅地方较小).很精彩,我很开心,看了一阵,我忍不住对B先生说:"你一出力,整个人就被洪老师控制了."因为很明显,B一用力,洪老师身一转,B就势背了,但他的力继续发出,结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弹出.再过一会,我忍不住又说一次.B先生听我这样说,笑笑转身向我说:"试一试."两手擒拿我右手,因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样,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从洪老师处学到的动作化解.连续二次后,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连忙右手松开掤劲,身稍向右转,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后两手同时向前推出.B先生两足离地向后跳出半米,B笑说:"你还有办法."刘先生说:"吴老师当然有办法."我连忙说:"我必须用两只手,洪老师用一只手就可以."洪老师笑了.我这样说,一方面是在老师面前谦虚一点,更主要的是我确实看到与老师的差别.因我主要是利用B两手用力后不易变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并没有先控制他使他势背,也没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师用的性质不同。

后来又一天,蒋家骏师兄从徐州到济南洪老师家来.蒋以前跟陈照丕,陈照奎,陈金鳌等多位太极拳名家练拳,后来跟洪老师学.蒋同样向洪老师请教推手一些问题,这一次是在洪老师家较大的房间推手,地方较宽.蒋不管用什么动作,两手一用力,洪老师身一转,蒋同样受控制势背.洪老师同样有时有向前进步有时没有, 蒋都被打得两足离地腾空而出一二米远.因蒋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离地更高,两足落地的声音更响.同时蒋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势,好像随时又可以进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来见洪老师之前,我曾读过蒋家骏师兄写的一篇文章,谈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师推手的情况:我和洪老师推手,总觉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师的手长.当时我无意问了洪老师一句,如果对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吗?当时洪老师笑了笑说: "你可试试用力发我,我不用手."我抱着疑惑的态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师胸前猛按,那时觉得双手如按在弹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弹回一丈多远,事后我吓了一身汗。我请教洪老师,当时是怎样把蒋师兄弹出去的。洪老师让我试试,我双手按到洪老师身上,觉得无法控制到他,两手按不到实处,只觉得身里面会旋转变化(外形看不出动),好像按到转动很灵敏的机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正在犹豫时,洪老师一进步,用他的身通过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后足)。 我问洪老师:"是要进步的吗?"洪老师说:"不,因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会被打出更远。

洪老师讲过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学生在家里练习太极拳的用法,练习的地方有三间房大, 他们在一边练,洪师母蹲在中间一间的地上弄东西。这学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师用接手式(陈式太极拳第一个拳式金刚捣碓的动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这学生的右手腕外侧,这学生便飞出,越过洪师母头上,落到第三间地上,足有一丈多远。把师母也吓了一跳,以后洪老师和别人练用法,洪师母就走开了。洪老师说,这学生原来练形意拳的,他这一拳打得刚速至极,才会被弹回这么远。

上海一位著名武术家李东元先生,富有实战经验,也曾跟陈发科练陈式太极拳。1982年洪均生老师到上海参加全国太极拳名家表演。李东元先生看过洪老师表演,和洪老师见过面后,私下对他一位学生说:"洪老师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陈式太极拳家,有时他到上海教拳时也与李先生常有来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级别的"这位学生后移居墨尔本,告诉我的.能让李先生这样称赞是很不简单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会轻易称赞别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师兄弟陈中华跟我讲过洪老师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见洪老师时,洪老师和日本人试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绍陈发科的文章中谈过,不再赘述.第二件是1990年,陈中华从加拿大回山东探亲,继续跟洪老师学拳.一天,洪老师在济南武术馆里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师因中风后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点.陈中华则在门外跟一位师兄练习推手,忽然他们听到馆里"轰"的一声巨响后,人群"啊"的惊叫,陈中华他们连忙跑进馆里看发生什么事.旁人告诉他们,日本人想请教洪老师一个问题,但今天的翻译是一位年轻的新翻译,无经验,译不出来,他想示范给洪老师看,洪老师正坐在椅上跟别人说话,转过头来见翻译的手已来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译腾空飞起再跌到地板上"轰"的一声,人们看到翻译突然飞起,禁不住惊叫起来。

再一件,是陈中华有一天到洪老师家中去,看到洪老师睡床的一条横木断了,下面用一条木棍撑着(洪老师睡床是侧靠著墙,一侧朝外),洪老师问陈中华知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陈中华不知道,洪老师告诉他:有一学生某君(身强力大,功夫很不错)自己在家里琢磨一段时间后,自认为研究出一个绝招,故来找洪老师试试,哪知他一发劲,不见洪老师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腾空飞起跌到床上,把横木压断了。 精湛的技艺 在谈洪老师的太极拳技艺之前,我们先弄明白几个有关太极拳技艺的问题。

有人以为太极拳的技法都是一样的,这位老师有教的,那位老师也应该教,如果没有,就是他不懂.其实这是误解,是对太极拳不了解。太极拳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练习的人千千万万,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技术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门数不清。有人说不管那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点,这样说太笼统,不一定对。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几种原因,我们来看一下:一种是练太极拳的人学不到真正的太极拳技法,自作聪明,把其他武术的某些东西拿进来,不合太极拳的风格,这不是太极拳技法,可以说是错的。好像要去爬太极拳这座名山,找不到,随便找一座山来爬,自欺欺人,这种情况很多。另一种是得不到明师指点,学习到一定的太极拳的技法, 许多技术难题不能正确解决,只能用一些低层次的手段解决,其技术既有一定的太极拳风格,但也带有许多不好的东西,影响了以后的提高,停留在较低层次.好比进入了太极拳这座大山,由于不识路,只能爬上小山头,永远达不到高层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东西,好像爬下小山头,另找真正的高峰.这种情况是大多数太极拳练习者的境况。再一种情况是学对了太极拳,能够到达高层次,但每一位高手都会有自己的技术特点,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心理素质不同,性格修养不同,学识不同,当他们的功夫达到较高程度后,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初学的人要尽量像老师,尽量去明白体会老师教的东西,当功夫达到较高级阶段时,就跟老师不完全一样。如果一个人的拳跟老师完全一样,这个人的功夫就还未达到高的阶段,还未最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来.这些差别就如同已到达太极拳的主峰,主峰有许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观.还有一种,就是在正确的太极拳技法里,有学习的层次不同,如同爬对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东西。

举个例子来说,"气沉丹田"这个要求,每一个练太极拳的人都会经常听人说到,或是在书中看到。对于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气沉丹田已经不是容易的事。 1984年我去西安跟陈立清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认识了一位陈家沟陈氏后人。他的太极拳功夫不错,文革期间曾回陈家沟住几年,跟陈家沟多位前辈学习过.我们比较熟悉后,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诚地跟我谈了一些陈式太极拳的练习方法。说到气沉丹田,他说,其实应该气沉到足底,才能把人腾空打起.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后来我跟我的武式太极拳老师刘积顺老师提到这一点时,刘老师则说,其实应该沉入地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体会,我认识到,气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对的,只是功夫阶段的差别。如果你仅仅知道气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为气沉足底,地下是错的,那么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进步了.所以我们有机会学到一些太极拳技法后,就不要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才知道太极拳的秘诀,别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学习,对不同的技法进行比较,体验,看看哪些是对的,哪些境界比较高。对的要坚持练习,细心琢磨,因为好的太极拳技法是需要你改变原来许多不好的用力习惯,需要较长时间练习,可能进步没有那些不大正确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过那些不大对的,这不必怕,如同爬错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后不可能进步。练得对,开始时较难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长期不断进步,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好坏就分别出来。

有人以为太极拳书上说的都是对的,特别是以前的拳论,都是正确的。我曾对学生说过一个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学过太极拳多年,后来才跟我学的学生说,这要求在太极拳书上从没见过。我说书上没说到的东西方很多,而且书有些是说错的。那个学生很惊奇,说:"拳书还会错?"其实中国以前的武术家大多数是文化不高,不懂写文章.即使能为,也会因为保守不说得太清楚,所以书上没有的东西其实是远远多于书上有的。书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错的,或是较低层次的,中国武术界有一句话:"要传一句话,不传三本书."意思说真正要传授功夫,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当然这句话里面,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要讲。如果不想传授的话,写三本书并不会让你真正了解.即使是真心要写出来,还有一个文字跟理解的差别,中国有句成语叫"按图索骥",说古代有一个很著名的相马专家伯乐,把他相马的经验写成书,大家都说他写得好,他的儿子把这本书背得很熟之后,就以为自己已经懂得相马了,伯乐就让他去相一匹千里马来,他见了许多千里马都看不出,结果捉来一只大蛤蟆,说这很符合他父亲书里写的要求.太极拳的书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太极拳,但人们不能只靠书本来学习。

洪老师告诉我,六十年代有人写了一本陈式太极拳书,洪老师看后,觉得里面说的拳理或拳式动作有许多不符合陈发科所教的.他一边看一边把批评的内容写在书的空白处,结果评语多过书的原文.洪老师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学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师主要的太极拳技法都是来自陈发科,他人很聪明,跟陈发科学习十五年,对陈发科的太极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时和学生进行试验体会,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实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师的拳式动作有一些小动作跟陈发科有差别,是因为洪老师每一个拳式都是按照实用的技法来打的,怎样用就怎样打。以前的人比较保守,教的拳式动作不知怎么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师讲解,才知道具体怎样用。比如金刚捣碓的接手动作,原来陈发科教的是两手手心相向同时上举,高与肩平。但陈发科讲解用法时,则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顺缠一逆缠,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师经陈发科同意后,就按照用法来打拳式.还有个别动作是吸收其他武术的,以前洪老师写书的手稿都有详细说明。八十年代,陈发科的女儿陈豫侠二次请洪老师讲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师的拳后说,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亲打拳一样,而且把到济南洪老师家来称为回娘家,把洪老师当成兄长,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为洪老师用实用的、高境界的太极拳技法来指导学生,所以他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错,有的甚至达到比较高的层次.现在中国每年都有举行全国推手比赛,按体重分五个级别(后来增加级别),若有那一位太极拳名家的学生获得全国赛的一块金牌,就会很高兴,大家也觉得他教得不错.洪老师的学生们在济南武术馆培养学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推手比赛,多年来都获得很好的成绩,经常是获得五块金牌中的多数,有时甚至囊括五块金牌(近几年他的学生陆续离开济南武术馆,各自教拳去了),这也是对洪老师的太极拳技法的印证。对于这些成绩,洪老师本人并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对我说,这并不是证明这些学生的学生已达到太极拳的高层次,只是他们的对手比他们低而已。洪老师总是鼓励学生要继续努力向真正的太极拳高峰进取。 在这里不准备全面的,详细的介绍洪老师的太极拳技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书也介绍不了,仅仅把几个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来给大家参考就是。 1、真正的“外柔内刚” 洪均生老师说:“太极是掤劲.”意思是说太极拳是掤劲拳,没有掤劲就没有太极拳.掤劲是太极拳一切技法的基础,其实陈发科,杨澄甫等许多太极拳名家都作过类似的论述,强调练太极拳要练出掤劲练成外柔内刚.有些练太极拳的人强调放松柔软,不同意掤劲,说练掤劲就不会松不会柔,推手就会顶劲.其实会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掤劲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怎样才是有掤劲,以为掤劲就是肢体拉得圆圆的很有弹性的样子.也有人对陈式太极拳有误会,为以陈式太极拳套路动作有发劲,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机会看到洪老师的陈式太极拳套路表演,能够和洪老师推推手,就会对掤劲,对陈式太极拳有新的认识.洪老师的拳打得很松很柔,有些动作的关节弧度很大(特别是手掌,臂部的动作)你会觉得一定是关节柔软才能打得这样。当洪老师发劲时,并没有感到他鼓劲用力,只是速度突然变快"嗖"地一声而出.如果你有机会和洪老师推手,接触后觉得他的手臂很柔软,但你也感到里面有掤劲,而这掤劲没有顶你的劲也没有压到你.洪老师的拳打得松柔,但你会感觉到不是没分量轻飘飘的松,而是既松柔又稳重。推手时虽然知道他里面有掤劲,但你会感觉到这掤劲转得很滑很顺,有经验的人就不敢轻易去进攻他。

松柔在推手中的好处是:⑴和对方接触后易粘住对方。⑵触觉(听劲)更灵。⑶能更好的随对方,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知道对方的劲和决定自己的变化。⑷对方的劲不易传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劲不起作用。⑸易于变化其他的动作,等等。有人过于追求松柔的好处,却不敢和不懂松出掤劲来,结果在推手中只能应付用劲简单,僵硬的对手。对于用劲太大太快的对手,无掤劲就等于失去了保护自己的防线。洪教师的既松柔又有掤劲的作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常常使对方误认为可以很容易攻击到洪老师的中心,诱使对方冒昧进攻,结果其发出的劲力反被弹回自己身上。如果只讲求松柔,不含掤劲,谨慎的对手就不会贸然向虚处发劲,就像人们不会用力去推一条柔软的树枝一样,有经验的人就会用松沉的劲逼你,直至感到你无法再变,有实处可打才发劲。

洪老师很强调全身骨节要松开(这是陈发科讲的),这样才能在柔软中保持掤劲,但这种松开必须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师特别强调手指关节要松开,不能弯曲疲软,并且很注意手指松开的方向,角度。以前我读洪老师的书稿时,对于书中指明那个动作手指须指向什么方向的做法难以理解,好像很麻烦。后来跟洪老师学习,逐步练习才明白:手指松开的方向角度是根据作用劲的变化来调节的,做得正确手才不会产生丢劲或顶劲,而且能更好控制对手,越试验越有兴趣。有人打拳时发劲可能很猛,但做松柔的动作时手指却弯曲疲软,说明这时手的关节没松开,掤劲丢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对手会趁机挤入,给对方可利用的机会。

许多人都同意太极拳要练出掤劲,但怎样练掤劲却是有许多的不同。举例来说,当对方用劲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样拉出掤劲来呢?有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尽量向前外拉开,肘不贴肋,腋下如有弹簧把上臂撑开,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对方的来劲被架起,这种做法应该说是掤劲的一种,不过属于比较低级,简单的。这样拉出来的掤劲好像很经得起对方按来的力,但本身拉出来的力却可以被对方利用(对方可顺著你拉出来的力用履劲),同时拉得太过则变化较难,较慢。同样做手的掤劲,洪老师是用肘下沉来松开肩的掤劲,主要是上下对拉的力,没有向前顶对方的力,也没有向后缩的力可给对方利用。对方直力来,我用横力松开。洪老师还说肘需要贴肋时可以贴肋。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做对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实不会。虽然外形看肘好像贴到肋,其实肘的劲不是放松贴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劲,肘和肋之间仍有空隙,对方的劲达不到肋里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推手中为化劲争取更多的空间,同时不顶劲,关节松活,容易变化。

许多和陈发科推过手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当陈发科真正用劲时,对方会感到五脏震荡,流眼泪,欲呕吐,或如触电感觉等等,一个劲就把人打出。洪老师在1956年从济南回北京再跟陈发科学习。在推手时,洪老师可以走化陈发科的第一个劲,陈发科用第二个劲把洪老师打出。陈发科的太太夸洪老师功夫不错,有进步,说:“我在外面不看,也能听出你被老师打出的声音,跟别人不同。”对于陈发科用劲时洪老师不会产生大的反应,洪老师谦虚地说:“可能是我的手无力吧。”其实是洪老师的手松柔而保持掤劲,若是仅仅无力而无掤劲,则毁发科的劲就直入身来,那能走化呢?

因为洪老师的拳打得松柔,发劲自如,所以当他年近八十岁时,在大会上表演炮捶,整个套路仅用二分钟多一点,这是年轻人也很难做到的。 2、真正的立方体螺旋 许多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是讲求螺旋劲的,陈式太极拳旋转更明显,称为缠丝劲。好多人在谈到缠丝劲时,常常是讲手,腿怎样转是顺,怎样转是逆,其实这只是讲缠丝动作,并不是讲缠丝劲。缠丝的动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看到,即使是婴孩,睡在床上,高兴时都会扭动手掌,我们不能够说他在练缠丝劲。中国武术讲“劲”,意思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训练,使全身的力量能够比较协调、集中地向一个目标运动。所以说缠丝劲或螺旋劲,是指全身的劲力集中,协调地做某种螺旋运动。手的转动必须是通过这种整体劲带动而做出来的,这种手的缠丝动作才具有缠丝劲,才是太极拳所追求的。

“劲起于足根”(不是足跟),这是每个练习太极拳的人所知道的。但劲从足根蹬出来后要怎样继续运进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做法,就是因为这做法的不同,使得练出来的螺旋劲的质量也不同,也使得许多人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再提高。洪老师因为螺旋劲做得好,所以他化劲,控制人,把人腾空打出就显得很容易。在这里我们无可能详细,全面来讨论螺旋劲的做法,我仅把洪老师很强调的一点,而这一点也是作为螺旋劲的关键做法提出来。

我们先看看一种在练太极拳的人中很普遍的做法,举例来说,右足在前,左足在后的右弓步,两手要向前推对方,许多人是左足蹬,右腿前弓(两膝同高),带动腰身向右转(两侧骨盆骨同高),再带动两手向前推出。这样腿腰做出来的劲是平面转动的,产生的力是基本水平向前的,可以把对方推出,无法使对方两足离地腾空而起。或者必须使自己重心低于对方,用手斜向前上推才能使对方两足离地,这使得能把对方腾空推出的可能性变得很小。洪老师则很强调用两膝的提落来调节,使劲从一开始蹬出就具备立方体螺旋。开始蹬劲时,左膝要下沉,右膝向前上弓起,使左膝低于右膝,带动腰右转时,左侧骨盆随左膝稍下沉,比右侧骨盆稍低,使得腿,腰转动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螺旋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谈太极拳,他练太极拳多年,曾专门跟一位推手非常出名的名家学习。我谈到洪老师的螺旋劲的做法时,为了让他更明白,我让他两手推我的身来试试,他双手按住我两边的腰猛向前发力,想把我向后推出,我一接到他的劲便一膝提一膝落,他变成一手高一手低,身向一侧栽倒。他觉得不好理解,因为他知道太极拳要转腰,他就用两手用力封住我腰两侧,使我腰不能左右转动,我就无法变了,结果怎么是他要摔下而不是我后退呢?我让他再做一遍,慢慢做和讲,我接到他两手的劲后,知道不能左右转动,但我用两膝的提落来带动腰上下转动,使他两只手一只被带上,一只被带下,导致他的身体也旋转成一侧高一侧低而跌下。其实当时我的技法运用尚不够好,因我一接到他的劲后上下转动太大,使他手劲完全改变方向成一上一下,当他失去重心时他的劲仅出一部分,尚未发出最大的劲来。若是洪老师做,对方一出劲他转动很有分寸,仅让对方劲的方向作小的改变,但重心并未受到大的破坏,对方仍可继续出更大的劲,这样可让对方的劲弹回他自己身上而身体腾空出去,这更巧妙。

有人说洪老师没学到陈式太极拳的秘密功法“丹田内转”。说这种话的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而已,因为他既无看到洪老师的拳,也无看到丹田内转怎样练.如果看过洪老师的拳,就知道他丹田有转动,而且转动得很精密,恰到好处.如果看过丹田内转的练法,就会知道这种练法外形很明显,保密不了.真有丹田内转的功夫,即使打拳时保守不明显练出来,但在推手中一定会用出来.洪老师那么敏锐,不要说跟陈发科学拳十五年,就是十五日都能看出丹田在转动.我原来知道丹田要转动,但没听过“丹田内转”这种叫法,后来有人写文章提到“丹田内转”,我觉得这种说法很合乎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我不清楚这是一种新的“秘密功法”还是只只一种新叫法。我请教了好几人,也写信请教洪老师,洪老师的回答很简单,只说“丹田内转”陈(发科)老师没教过。这是一种事实,陈发科只教过丹田转动,但没教过“丹田内转”,不单对洪老师,对其他人也一样无。我们可看到以前的书,文章都没用到“丹田内转”这叫法。包括陈照奎先生在1963年写的关于陈式太极拳套路和推手的长文,有提到“气沉丹田”等要求,也讲到练缠丝劲时丹田转动重要性,但也没用“丹田内转”的叫法。我估计这叫法是陈照奎先生后来起的,提醒人注意丹田转动。在陈式太极拳里,有许多技法原来是没有专门的名称的,后来大家才逐步起名。洪老师讲过一件事,有一次陈照奎先生去济南探望洪老师,谈话间提到一技法(名字我已忘了),洪老师不知指什么,反问陈老师,陈老师说:“师兄你没练过吗?”洪老师说:“你做给我看看。”陈老师做了,洪老师看了笑说:“这是还没开始学套路就先练的。”原是单手划圈的基本功训练,以前没有名称。陈老师使用一个新叫法,洪老师不明白。其实这基本功洪老师是最重视,不单让刚学拳的学生练,即使学拳多年的学生仍坚持练。用手简单的划圈来训练全身缠丝劲的运转,洪老师则把这动作分为二种,叫“正手圈”和“反手圈”。洪老师为什么不使用“丹田内转”这种叫法呢?可能是怕引起误会。因为洪老师的作法是:丹田的转动不是由丹田自己做的,丹田这部分本身是不动的,由于两膝的提落而带动丹田的运动,随著两膝的一起一落,丹田也是一边起一边落,没有整个丹田起落是划圈的做法。整个丹田起落易引起重心上浮。而一边沉一边起的转动使重心沉稳。我没见过陈照奎先生打拳,不知他的丹田内转怎样做,而他的学生做的又有不同。1984年我去外地学拳,见过陈照奎先生的一位学生练拳,他跟陈老师学了十年拳,拳的动作很漂亮,缠丝动作转得很明显,但我觉得他丹田上下转动太大,引起重心上浮。我问陈立清老师,陈照奎先生是否像这样练?陈立清老师很干脆说:“不会!”

有人说丹田是中心,用丹田的转动来带动身体的转动,这样做劲的起点太高,重心容易浮动,难以打人腾空而出,而且劲力的发展也易受到限制。洪老师用腿劲来带动丹田的转动,这样做重心既沉稳,劲的出发点很低,易打人腾空而出,而且也有利于以后劲的发展。

学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手的动作要走弧形,圆圈,同时手臂自身也要转动。往往走弧形,圆圈较易做到,但手臂自身怎样配合全身动作转动则比较困难。必须明白每个动作的技击用法,根据用法来决定自转多少,一些人因不明白用法,因而有时转得不够,有时又转得太多。以前我读洪老师的书稿,看他说某动作手指要指向何方,手心要朝向何方,我因不明用法而觉得太繁琐,好像没必要,后来看洪老师怎样做,在试验中才明白确实很重要。有时我和学生试验,试试转得不够效果怎样,转得太多又不好了,只有转到恰到好处才真正体现太极拳的巧妙来,很有趣味。有一次和雷慕尼老师谈到洪老师的拳,他说:“洪老师的拳手转得很多,是对的,缠丝劲的体现。”后来和冯志强老师谈到洪老师的拳,他也说:“洪老师的手转得多。”洪老师的手转得多主要是指自转,不是指划弧走圈。 3、真正的步随身换 学太极拳的人大都知道要上下相随,步随身换。但初学的人往往是一用力就不会移动重心,更不懂得步法的变换。练了一段时间后,懂得重心在两腿间的变动,但步法仍不懂变换。只有练到步法的变换比较熟练后,才能更好发挥上半身的各种用法。

洪老师讲过一件事,他1930年开始跟陈发科练拳,三几年后,有一次他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一个师傅模样的人在同学生推手,大家轮流跟他推,洪老师很感兴趣,也上去推,当这位师傅用捋法捋洪老师时,洪老师趁势前脚前移半步插裆,上边用手挤他,这师傅被挤退一步。事后旁边的人才告诉洪老师,这师傅是某式太极拳宗师的名弟子,洪老师说要是我早知道是他,我就不敢跟他推了。这件事并不是说明当时洪老师的太极拳整体水平比那师傅强,因为可能那位师傅平时跟别人推时,别人不懂趁势进步,较容易被他捋出,他没料到洪教师进步插裆那么快而稳,大意而被打出。但至少可以说明进步插裆运用得好,会使手的用法效果好得多。

在什么情况下才变换步法呢?通常有二种,一种是当原来的步法使用到尽头才变换下一步法,例如两手去推对方,当前膝弓至与足尖垂直,两手推至接近平直不能再向前推了,不得已才变换步法继续前推。另一种是原来的步法并不用至尽头,最多只让前足膝盖弓到跟前足跟垂直。只在最有力的范围内使用,若要超过就变换步法。因为步手若用到尽头,其实后面一段已不是处在最有力的范围内,虽然仍可推对方,但如强弓之末,效果已大打折扣。变换步法可以有二种,一种是前足向前进半步(可大可小),后足跟进半步仍是后足。另一种是后足向前迈进一步成前足。不过保持手、腿常常处于最有力的使用范围内,就需要步法变换得好。如果步法变换的功夫不够好,一动步重心就摇动,反而给对方可以利用的机会。因此,洪老师对于步法有很严格的要求,有非常实用的价值。举个例来看,迈步向前,陈式太极拳有的是要求前足擦地而出,有的则不要求,其他太极拳则不要求。陈发科所教的则要求要擦地。前足跟擦地而出,除可实际进攻对方(如铲对方的脚)的作用外,主要的作用是使得迈出的步又快又稳,前足擦地使重心不易摇晃,也可防止对方勾脚,重心也可随出脚而适当前移至与对方有用的距离。洪老师要求,前足跟着地时要与后足距离约一肩宽,着地点是足底的跟部内侧而不是下正后部,前足尖斜内扣,擦出时后腿要塌好裆劲,使前足擦出又快又稳,若后腿裆劲不足使前足也支撑重心就变得又重又慢。

永远的怀念 洪老师是位极富个性的人,他聪明敏锐,博学强记,多才多艺。对人热情真诚,胸怀豁达,为人正直、实在,性格幽默乐观。即使不跟洪老师学拳,只跟他坐谈聊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洪老师身上有著许多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很值得我们学习。 1、重感情,轻金钱 1984 年未,经过近二年的通信请教后,我终于有机会去跟洪老师见面。我写信请洪老师帮我在他家附近找旅社住,我希望住得近点学习才方便。洪老师回信说让我住到他 家里去,我非常高兴,这样是既省钱又方便学习,但会给洪老师增添许多麻烦。到洪老师家后,大家很高兴聊天,至晚上拳友们离开后,我拿出一点钱和粮票(当时 中国大陆的粮食限量供应)给洪老师.洪老师把我的钱和粮票推回,说:“我们还需要这样吗?”意思是把我看成自己人,无须交什么钱、学费。我听后很感动,忙 说:“我在这时吃饭,需要卖米嘛。”洪老师才收下,洪老师这句话使我至今仍印象深刻。现在社会上,许多人父子、兄弟都很计较钱,不要说对朋友、学生。有 一天,我要去武术馆看洪老师的学生教拳,洪老师一位学生伴我去。一路上他告诉我,等一下要是见到有关方面的官员,不要说我在洪老师家住和学拳,因为有关方 面规定,外地或外国来跟洪老师学拳的,必须向他们交学费,再由他们拿出其中一点钱给洪老师。原来洪老师怕我经济负担太重,所以不让我向他交学费也不让我向 有关部门交学费。如果这位同学不说,我是不知道的,其实洪老师这样做也要担风险的,因当时他的政治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洪老师的另一位学生则告诉我,当我写 信说要来学习时,洪老师就对他们说,这一个是要让他来家里学的,不去武术馆的。这些事洪老师自己却没有对我说。我到澳大利亚后,有一次我寄了一点钱给洪老师。不久,我听说打算在北京建陈发科的衣冠塚,我写信跟洪老师说,若真要建时请告诉我,我愿意捐一点钱。洪老师则回信说把我寄给他的钱拿出来当我捐的。 我连忙回信说这一点钱是给他自己用的。其实,洪老师多年来因为政治的问题,经济一直是不好的,是非常需要钱的,但他却重视人的感情,不考虑自己多得到钱,反而处处为我的经济考虑。 2、重太极,轻物质。 洪老师对太极拳的要求很高,对拳的东西是一丝不苟的。他讲过一件事,一位日本女学生每年都到中国跟他学拳,三几年后,一天在学拳时哭了,说:“我以为越学 越容易,怎么越学越难呢?”其实是越学洪老师的要求越高,才会觉得难。我在洪老师家住时,有一次他一位学生家里有喜事,请我们去吃饭,我说我差不多要回去 了,不如留在家中复习更好,洪老师去了。但那天有几位不同地方来的学生来洪老师家,其中一位看我在复习“炮捶”后面几个式子,告诉我“窝底炮”的一个右拳 收回的动作要怎样做。跟我做的不同,他蹲得低,右拳收得低,转得多,我也觉得他打得好,就照他的打法练。后来洪老师回来,看我练拳,发现我这个动作变了, 他脸色变了,口气很严厉地问我:“这是谁教的?”并说这是以前的打法,因为右拳收得太近身,手臂转得太多反而不能很好化劲。

洪老师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都很随便,虽然他年轻时家庭经济很好,曾有过很好的物质生活。平时每日三餐都是他太太(继室)或学生们煮的,他从不下厨房,也不过问吃什么。因我厨技很差,也不去厨房,所以做饭时我们仍谈拳聊天,直至开饭时才走到饭桌,有什么吃什么。他从没跟我讨论过什么吃的,穿的。洪老师平时不戴眼镜,只有写字时才戴。我问他写的字为什么那么小?他笑着告诉我,托人去买老花眼镜,那知买的眼镜度数太深,好像放大镜一样,写的时候不觉得字小,为着不要浪费,将就用着,说后我们大笑。后来顾留馨老师也曾问我,洪老师写信的字为什么那么小,我说了原因,顾老师也开心笑了。 3、重实际,轻虚名。 洪老师有一次写信跟我提到,有关官员说北京、上海等地都已经有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山东也应该搞一个。洪老师答复说,要真正有时间研究才好,我是无时间去做,谁要谁去做。他说其实这只是搞个名堂大家挂个名而已,无实际作用,所以他不要这样的虚名。当人家夸洪老师拳打得好或推手推得好时,他常常说,你们没有看到真正 好的,陈(发科)老师才是真正好的。有外国人赞他是“太极巨星”,他笑说“巨星”有什么用,真正懂太极才好。洪老师教拳也有他一些特别的做法。我写信提问 题向他请教,他不单回答我的问题,有时候反问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于他的提问,好像考试一样,我尽可能用心考虑后才回答。因此我复信常常很迟,但洪老师 并不责怪,有时一封信我还未复,他又来一信,使我很不好意思。因为按规矩,学生应该尽快给老师复信,教师才可以迟复,但洪老师却不在意。经过他这样的教 学,使我对一些太极拳的要求不只是做得出,也可以分析一下其中一些道理。

虽然已是多年前的事了,但一想起在洪老师家中学拳的那些日子,心里总觉得很温馨、愉快。洪老师的新居是一套二房一厅的公寓(在楼下,方便练拳),洪老师夫妇住大房,我住小房。我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然后在厅中练拳。洪老师在我住他家时,他早上不出去教拳,差不多7时,洪老师开房出来,向他道过早安,洗盥后,便在他大房间里饮茶谈拳聊天,洪老师总是坐近在门边的沙发,我坐另一边的沙发。洪师母或他的学生来作早餐,饭后又饮茶坐谈。有时我想到什么问题问,他回 答,需要用动作时就起身试验。有时则谈谈人生景遇,甚至讨论灵魂的有无。然后洪老师一声“我们练拳”就开始教新的东西。有时候其他的学生来了,常有外地 的学生来,洪老师教他们,我在旁边看,也有很多的收获。一直至晚上9时,洪老师差不多要睡了,我才向他道晚安,回自己的房间复习、记录今天听到、学到的东西。每天十几个小时候与洪老师相处,形式好像差不多,但日日都有新鲜的收获。许多东西一直让我体会着,直到今天,帮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相信以后还是继续着。洪老师的形象,还是一直像以前那样慈祥,亲切浮现在我面前,直到永远。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