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善于继承,善于发展 ——漫谈洪均生太极拳的特点

谈论洪均生老师的太极拳的特点,可以是非常容易的事,也可以是非常困难的事。说非常容易,是因为洪师拳的特点确实很多,随手抓来就有几点可谈。说非常困难,是因为洪师拳的内容非常丰富,若要有系统、全面完整地介绍,那确实要花很大的功夫。首先必须真正学习到洪师的东西,而且要学得全面,又要明白拳理,而且要与他人的太极拳进行比较,才能做到。这次谈洪师拳的特点,我会舍难取易,当然不是最易那种。我想用漫谈的形式,稍为多方面来谈。

善于继承

陈发科是近现代太极拳名家中达到很高层次的一位,可以说无人能过其右。说他好,不是说他打败了什么名家,或者是什么名家跟他学,而是从他的功夫事迹中看他所达到的层次。与他同时代或以后的名家中,有真功夫能将人腾空打出很远的极为少数。陈发科可以,而且做得更精彩。如洪老师所讲的,他兴趣来时,让学生在地上画二短线一长线,然后与学生推手,一发劲使学生跳三跳落在最后的长线上,屡试不爽。有时把学生一捋,让学生翻一个筋斗落地站立,这是非常危险也是非常困难的。既要有适当品质的内劲也要劲力够强,同时也要懂得正确的技巧。又如雷慕尼老师讲的,把一位擅长腿法功夫的人发出围墙之后,那人还能自己走回来说话。又如顾留馨老师讲的,把一位摔跤运动员发上柜子及发出窗外。又如冯志强老师讲的,把人发出后听到“啪啪”两声,一声是那人被发上屋顶一声是掉下地来。这样变化多端而又不伤人的发放,要比只把人向一个方向发出精彩得多,也困难得多。

陈发科的武学内容非常丰富,因是保镖世家出身,除了拳术好,多种兵器也好,也懂点穴等功夫(洪老师曾听他讲怎样将人点晕后怎样救醒)。他练功刻苦远超常人,因此他能上阵打仗(与红枪会对仗),也能双手置于身后仅用腿取胜持单刀的武术教官,功夫非常实用。现代人任谁也无可能全面地继承他的武功。时代不同了,不可能像他那样去练功了,只能在主要的功夫上去继承。陈发科许多学生功夫都很好,在他们中间说谁继承得好并不是否认其他人的功夫,只是在好的中间比较谁更好。现在谈论继承老师的拳艺,一般有二种标准,一种是说谁打的拳式样子像老师,另一种是指谁表现出的实用功夫效果像老师。我想真正的继承应该指后一种。打个比方说,一个有真本事的老中医,大儿子样子像他,衣着打扮学他,连出门都学他坐黄包车,只是看病的本事远不如他,二儿子随时代变化衣着不一样,出门开小车,可是看病的本领像父亲,你说哪一个学父亲学得好?我们看杨露禅祖孙三代五个人,没有两个人的拳是打得相似的,你能说后面的人不是继承了家传功夫吗?我看过一位北京画家写的文章,说李可染、吴作人都是齐白石的学生,但从未临摹过齐白石一幅画。他们的画也不像齐白石,但艺术成就比那些画得很像齐白石的学生高得多。一个人的东西完全像老师,就说明他还未有消化老师的东西,也未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这种外表的像,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很重要,学的时候要尽量像,等到后来练出自己的体会来就不像老师了。

我认为洪均生老师是陈发科学生中继承得最好的一位,不是指他的拳的外形像不像陈发科,而是因为他在推手较艺时表现出来的效果最接近陈发科。让对手双足离地腾空而出,这种效果要比打得对手满地滚的境界高一层。洪老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二方面的功夫:一是化劲,控制人的功夫好。当对手一用力在洪老身上时,他随之一转,恰到好处,既化了对方的劲,也控制了对手。我们在平时的推手可看到,许多人化劲就是化劲,虽然化得好,把对方的来力完全化掉了,使对手的肢体松懈了,因此不能控制对手。化劲必须恰到好处,不能太多。洪老师的具体做法后面再谈到。二是发劲时螺旋劲做得好。洪老师的螺旋劲是从地而上,所以可以把对手从地铲起腾空而出。许多人做不出铲人起来的螺旋劲,当然没法把对手铲起,不能使之腾空而出。陈发科这二方面肯定做得好,发人才精彩多变。洪老师继承了陈发科最精华的部分,也能使人腾空而出,而其他许多人做不出这样的高层次功夫效果,肯定不是化劲、控制有问题,就是立体螺旋劲做的不好。

善于发展

洪老师总的功夫水平,我不敢说跟陈发科一样好或超过了,但他是我见到最好的,最接近陈发科的了。他打人没有陈发科那样高(打出围墙外或上屋顶等等),也没能捋人翻筋斗后站立,因这些除了技巧之外,跟劲力的强度也有关系,可以说洪老师没达到陈发科的高度。但我敢说洪老师很好地发展了陈发科的拳。这是指洪老师将陈发科的拳的内涵用更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习的人更容易学到。

洪老师从1930年(时23岁)到1944年跟陈发科学拳,到济南后除了自己练习外,也有教人,套路应该说是完全遵照陈发科教的。1956年再从济南到北京请陈发科改拳及讲用法。陈发科打拳的拳式和讲用法的动作是不相同的,可以说拳式的动作和实用用法的缜密处是相差很远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二点:1、以前练拳的人保守。原因是靠武功吃饭的人,像保镖等,不想让别人一看到自己的拳就知道是怎样用的,这是为着自己的生命安全、荣誉及经济收入等原因。2、遵循前人的传统。家传的拳就是父辈传下来的,即使自己有心得体会,用起来可以不一样,但打起拳来还是不想变得太远,以免被人骂欺师灭祖。不管原因是否真的是这样,根据洪老师的演示,陈发科讲用法跟拳式的动作差别是很大的。当年洪老师向陈发科提出以后要怎样用就怎样练,陈发科答应了。原因我想一方面是时代变了,拳术的作用不象以前那样大了,一方面是洪老师是很实际的人,怎样用就怎样练更能出功夫。洪老师回到济南后和学生实验陈发科所讲的用法,把自己的体会也加进去,这样就形成了与陈发科的拳式不尽相同的动作。洪老师试验用法用了多少年的时间,什么时候才把一、二路式子全部定型我不知道。不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洪师的书稿里的式子就已经跟现在一样了。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从洪师重新定型的式子里,看到了对太极拳的发展(不仅仅指陈式),可以说启发了太极拳发展的正确方向。下面我用自己的语言,将我对洪师拳的理解说出来,并不是遵循洪师或其他人习惯的说法。

一、特别的内弧形,太极拳的新理念

许多练太极拳的人总爱说,练拳要练得自己像一个球一样,对方一用力,我的轴心一转便把来力化解掉了,免得与对手顶劲。这可说是一种太极拳理念,免除了斗力的现象出现,把小力胜大力变成可能。当我少年习拳时,我的太极拳启蒙老师姨丈罗基宏曾对学生讲过,对付来力,有用外弧形的球来转化也有用内弧形来化。当时限于我的水平,觉得外弧形来化可以理解,内弧形的形式似乎难以转化,故没有形成一种观念,既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在后来的学习历程中,对内弧形也略有所闻,但仍不清楚为什么和怎么样,直至后来细心研练,体会洪老师的拳式和用法,才知道其中的奥妙。把自己练得像球一样的外弧形,好处是易于化掉对手的来力,缺点是容易化得太多,使对方的来力完全被消化掉,肢体处于较松懈的状态,不利于通过接触点去控制对方,好的化劲应是既能改变对手的来力,使其力不起作用,同时也不使对手的力气完全消化掉,即对手的肢体仍有一定紧张度,这样的化劲就能同时为下一步的控制做准备。

把自己练成内弧形,当对手来力时,通过中心的转动化掉对手的进攻,但内弧形又同时包住对手(这个内弧形不止是指手臂或身体的某部分,而是全身象一个卫星信号接收器包住对手全身),使对手的力不消散掉而是被包住,他的肢体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我就可以把对方的手作为我的手,对方的力成为我的力来串进对方身体而控制他(至于怎样去串住对手而控制他,怎样把他的手成为我的手,他的力成为我的力,这里暂不讨论)。这样做使内弧形的理念成为可以实施、体现。这种比较全面、各种不同的动作都能体现出包住对方的拳式仅见洪老师的拳中。可以说内弧形的理念不是洪老发明的,但洪老师的拳式却是最能体现内弧形的理念和作用。我观看洪老师与学生试手时,学生一用力进攻,洪老师随即稍为一转,即化好劲并控制住对手,这个内弧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也谈谈与此相关的二个手的做法的问题,即“肘不贴肋”而把小臂横在胸前的棚式动作,相信许多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肘不贴肋”这个要求,有的甚至强调腋下如同置一鸡蛋或拳头,把上臂拉离躯干。肘贴肋时易于被对手推按我肘部而间接伤到我肋部,而肘不贴肋避免这个弊病,同时因为肘向前拉,又把手的棚劲拉出来。而和对手接手时,把小臂横在胸前的“棚式”接法,可达到“拒敌于国门之外”,使对手的手进不了我的圈里,同时我的手臂产生更强大的棚劲,借此把对手棚起(“如水负舟行”)。这二种做法是许多人熟知并落力实践的,不可以说是错的,以前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与洪老师的做法相比,可以说是比较低层次的、较落后的。

洪老师说肘需要贴肋时就贴肋,即许多时候肘是贴肋的,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肘不向前与对手争空间,对手的力向前,我的肘若也向外拉易于与对手争空间、顶劲;二是肘贴肋时手的动作更多的是依靠腰腿来做,不是手自己在动,因此更加有力;三是因依靠腰腿的转动来带动手,可以使化劲做得更恰当,不至化得太多而失去控制。而前面提到的贴肋易被对手推按肘部而间接伤到我肋部的问题,洪老师能很好解决,因为洪老师的肘贴肋并不是肘向内收夹住肋,若是这样打在肘上的力就会传到肋部。正确做法是肘的肌肤虽然碰到肋,但肘部力不是向内,而是向下拉,伸出太极劲来。这样肘与肋间好像有个隔离层,力是有隔离的,就像按在向下拉的橡皮筋上。争取做到正确的肘贴肋,那么自己手的空间就大了许多,减少了许多顶劲的发生。

把小臂横于胸前架起对手的手的接手式,因为手臂向前架起,易与对手向前的力相顶,而且手臂平横在前面,易于被对手当成推车的车把两手向前推。洪老师接手的做法不是小臂向前向上迎,而是中指领劲,小臂向上向外横拨,避免两个向前的力相顶。而手指向前上斜领,而肘部向内收成内弧形,小臂同时顺缠转向手心斜向上的45度,对手的手就很不好推我,且易伤到腕部,而我自己则容易转身引化。这二种做法一经试验,巧拙立现,太极拳的智慧于此也可见一斑。

顺便也谈一下与此相关的太极拳发劲的问题。有人打太极拳的动作时,特别是陈式的,发劲的时候可以看到击落点非常刚猛有力。而看洪老师打拳发劲,绝无刚猛的感觉,至多感觉到快。那么为什么打拳时看不出有多少的劲力的洪老师在推手中发人却更漂亮、更高远,而那些好像很有劲力的人在推手中发人却不漂亮或发放不出?其实这是二种不同性质的发劲,可以说是二种不同太极拳层次的发劲。那种击落点非常刚猛的,使用的劲力跟其他拳术的发力相似,只是一个点的“打”(即“踢打摔拿”里的“打”),力大可以击打伤人更重,或者撞击对方更重,对方即使会被打出也是接触点会受伤后的撞击而出。而太极拳高层次的打法即发放对手,是控制对手后(即把对手整个包住后串成整体),将对手整个发放,所以力的表现不在一个点上,而是整体的发出,使对手不是像被一块石头打中跌出,而是像被波浪整个抛出,不会局部受伤,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我的功夫远未到家,但也可表现出一些。同样的一个冲拳,若是要击伤对手的,那么拳接触到对手身体后,力是成一条线直入其身体一个点而停留在对方身里。若是要发放对手的,则拳到对手身体后力是放射呈网状的,既有整个包住对手全身又有一条串住对手主体,发劲的力不是一条线而成片抛起,将对手整个打出而不受伤。我有时也和学生做实验,将一个拳接触到学生身上,做一个点击打时,意想力向前一个点进入,虽无发出,他觉得难受。而做整个人发放出去的意想时,我的力随之调整,一发力他整个跳出,完全不会受伤和难受。若是一个人仅会把劲使在一个点上,那么他使用的功夫就像其他的拳术,仅能击人致伤,而整体发放,不能看到一个点的刚猛,却可看到整体的气势发出。从这一点可看出一个人的太极拳功夫达到什么层次。

二、特别的螺旋力,真正的太极劲

前面提到洪老师能够把对手打得双足离地腾空而起,一方面是能够控制对手,另一点就是他的螺旋劲做得好。事实上许多练太极拳的人向前的劲练得不好,能够练出可将人铲起的螺旋劲极少,包括许多名家在内都没有练出这种劲,怪不得能发人腾空而出的这么少。洪老师做得好,有二点可以给我们学习。

1、许多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是练陈式的,总爱说螺旋力或缠丝劲,其实我观察了许多人的做法,他们并未练出真正的螺旋力,或者至多只能说只是练出错误的(反方向的)螺旋力。当他们向前用力时,后胯、后膝随着后腿的前蹬而逐渐升高,这样产生的力是向前下压的力,而不是向前上弧形铲起的力,当两个人都是这样向前下压的力碰在一起时,很容易就顶劲了。他们把两只手转来转去划圆圈,其实只是上半身的动作,根本不是全身协调的螺旋劲,只是局部的螺旋动作而已。洪老师的拳向前用力时,后胯后膝向下沉,前膝向前上挑起。这样产生的力才是弧形向前铲起的力,才能够把对手双足离地腾空打起的力。这是二种走向不同的向前的力,即力向前运行的方向不同。这是第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力的起点问题。许多练太极拳的人总说“腰为主宰”,以腰来抽转变换,或者说“丹田内转”,以丹田抽转变换,其实这些都是比较老式,比较低层次的练法。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多种拳术的用力点的不同,可以看到拳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当两个人两手相接,如果都不懂得转动,就是两个人在用手斗力。如果一个人懂得肩膀转动的他就较沉稳,如果懂得用腰抽转,那么力的起点更低,他就更有利。如果懂得用胯的,就比腰更低,如果懂得用膝来变换的,起点就更低了。洪老师强调两膝提落,是因为膝部的变换可以看得到,其实力的变换是从脚底就开始了,但两足都贴地不可能看到提落,只能看到由此而引起的膝的变化。

综合上面二点,力的起点是自足底,变换也是由足底开始,膝、胯、腰等等的变化仅是足底力的变化的表现而已。当力向某一方面行进时,要形成下弧形的向前上铲起,这样的力才能将对手打得双足离地腾空而起。所以洪老师与人试手时,当化好对手的来劲及控制对手后而发劲,因为运用正确的螺旋力,显得非常轻松,一下子把对手打得老高。

洪老师的螺旋劲,除了上面提到的二点最根本的,其实躯干(包括胯、腰、肩等)、手臂还有许多特别的东西可谈,限于篇幅暂略过。不过提一下关于手的螺旋确实很精彩,不论是在整体的劲法的使用之中,一个具体着法的使用中,手的螺旋(包括走圆的动作的公转和手臂本身转动的自转)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洪老师说:“手的变化最为复杂,甚至连指头转动一下,也可以败中取胜。”当然这个指头转一下,是随全身的劲变动的,只是外形看到指头动而已。

练出正确的螺旋劲,不止是腾放对手最后阶段发劲时才发挥作用的,这样做而是从一开始的接手到随劲、化劲等等都发挥作用,可以说每一个动作都因为有螺旋劲而发挥得更好。

三、特别的三种力,神奇的效果

一般人做动作,两只手的力总是一致的,如向后拉,两手向后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做在太极拳里产生的力太简单,容易被对手化解及利用。因此,在太极拳里较好的手法是两手既用不同方向的力而又互相配合来达到该手法的效果,使对手难以化解而效果又更佳。洪老师的手法中所使用的力更是三种同时作用在对手身上,更难化解,效果更佳。试举一例来说明:

“六封四闭”第三动,当对手左拳从我右侧的右臂下击来,我用左手接其左拳,右手肘下沉接其左肘外侧上臂部分,接住后两手先有一个随对手拳前进的力,这个“随”对手的力是和对手的力同方向的,是为合力,但随即进行捋法这时两手动作就变为分力,走不同的方向,而又产生同一个效果:捋动对手。怎样做分力呢?我们来细看,可以有二个不同的视角来看,一个是俯视,从上向下看二手的运动。我们先设定我站在南对手站在北,我以右侧身对敌,他的拳自北来南打来,我手接后先合力随之向南走(←),开始捋时变分力,我左手小臂贴身随着身的左转引对手拳向南、东拉动(↙),而右手则“收肘不收手”,用小臂拨转对手的肘部向南、西(↖)引动,这样对手被我捋向前却不能近我的身挤我。这是洪老师教的方法,要比那些只是两只手走同一方向向左后拉的一个力好得多。但我在练习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样做可以有效捋出对手,但并不保证能让对手腾空跳出,洪老师做可以,他一捋对手两足离地跳出,双方都显得很轻松,对手也不会受伤,而洪老师的一些学生练习,一用分力常使对手肘部受伤后被捋向前跌,而不会不受伤的腾空跳出。原因在哪里呢?后来我发现,洪老师只讲了二种力的分力,其实他做的时候有第三种力他没讲到。这第三种力就是右手指指向对手身体中心时串进他的身体的串劲(↗)。通常向后捋时,多数人是把前手手指向后移而右肘向前移,这样容易被对手趁势挤进,有些人做得较好则让右手指向上,右肘下沉外碾使对手不能挤进,但仍缺乏第三种力。洪老师虽没讲到第三种力,但是他强调捋时前手手指指向对方中心,只是用臂部向后拨,他自己做时,前手指指向对手中心时手指有伸出劲力,串进对手身体,使对手的手臂跟躯干连在一起,所以向后捋的劲将对手整个拉动,即这个捋的力作用在对手全身。而他的学生虽然动作外形也有手指指向对手中心,但没有伸出第三种力,故不能牵动对手全身,而加速的分力仅作用在对手手臂,所以就伤到对手肘部而不能带动对手全身。有一位洪老师的学生曾对人说,以前他和人试手,常打伤对手肘部,有一千支,后来注意了才渐渐不会伤到。说一千支肘或者只是夸张说法,但数量肯定不少。

如果从正面来看,正确捋式的做法,则可以看到转身时随着两膝的提落手肘贴身也随着提落,不止是水平的向后拉。当两手接到对手手臂,随的阶段是合力,两手略下按,刚开始分力时,前手臂下塌外碾,右手指指向对手中心时略加向下的力去串对手,等到后阶段发劲捋起对手时,前膝盖稍转向上,右手弧形转为向上捋(↖),后手随身转而捋,最后发劲时向下( ↙~ ),最后发劲时两手是右上左下的,使对手身向上拔起,两足腾空而出。

这种两只手产生三种力的做法,在众多太极拳流派中,仅见于洪老师的拳中,非常典型,也非常高级。受这种捋法的启发,我发现其他的手法(棚、挤、按、採、挒、肘、靠)都可以使用三种力而使效果大大提高。而当你二手练熟后,用一只手也可产生三种力,非常有趣。

多年前有一学生跟我学拳,他原跟多位老师已学了十五年太极拳,他对自己手的化劲很有信心。一次在练习中跟其他的同学说,无人能捉住他的手,其他学生跟他试后真的捉不住,我在旁边听到,感兴趣,说让我试试,我用三种力的手法一拿,力串到他手、身、足,他化不了。这三种力的手法还真管用。这里也顺便谈一下太极拳的擒拿法。有些练太极拳的人总强调用劲,反对在手法中使用擒拿法,因这样反而容易被对手使用,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当我练习洪老师的拳比较有体会后,才发现其实如果劲法掌握了,同时也懂得好的擒拿法,是如虎添翼的事。擒拿手法与劲法并不矛盾,关键是你学到的是什么样的擒拿手法,是否懂得怎样去使用。洪老师的擒拿手法,是配合他的精妙太极拳,对劲法的使用有很好的帮助,如用串劲,使用好的擒拿手法,更容易串到并使对手不容易变换。

上面谈了洪老师太极拳中特别的三大点(内中有更多的小点),只是洪老师拳法许多特点的一部分,其他如特别的棚劲、化劲、动作45度、实用着法、气的练法(以体导气)、呼吸法(自然,但因身肢做法特别,呼吸就不是一般的自然)等等,如果铺开来谈,可以说到很远。

洪老师的太极拳是高层次的太极拳,高层次的东西就会跟常人的习惯用力相差更远,学起来就更难,要懂的更多,要练的东西更多。有时候因为改的东西太多,一时未练好,用起来或者觉得不好用,其实这只是功夫问题,功夫够了,真正掌握了,那么用起来更实用,效果更漂亮。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深有体会,有时某些技法用得不够理想,我不会退回到常人使用的方法,而是根据拳理,进一步检查,看看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已经做好,效果就出来了,可以总结一句:拳理是够好的,不够好的只是自己的功夫。当然这个拳理必须是真正高层次的拳理,是经过有真功夫的老师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那些自己做不出来又不大明白,乱写一些误己误人的“拳理”。我听人说某市有一些推手爱好者成立一个学会,大家一起练习。他们在报纸登了一个广告,说他们追求的是那种真实的太极拳功夫,不是那种虚无的“一搭手就使人飞出”的东西。一搭手就使人飞出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每次都可以,但也不是虚无的,就像足球的“倒挂金钩”的背向球门凌空倒踢的射门,不是每次都可以的,也不是完全虚无的。练太极拳的人有二种相反的毛病,一种是对传说的高功夫的东西全盘接受,什么都是真的,而且以为一经做到就每次都能做到;另一种是对常人做不到的东西都予以否定。其实这两种都是缺乏对太极拳的真正了解。传说中的东西,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这些假的,有的是有人故意作假的,有的是传得走样成为假的。即使是真的功夫,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到的,对某些人,在某种情况下才出现的。有的人见识有限,且经常自作聪明地以那些不正确的道理来论证那些功夫是不可能出现的。其实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训练出不同于常人的用力方式和特别的技巧,所以能做出一些用常人的尝试不能解释的表演,但当你了解这些东西后,你就会觉得是很自然、很实际的事。如果我们仅把一些自己能做到的跟常人差不多的东西当成太极拳的全部来进行研究、练习,那太极拳就太不好玩了,不如留在家里喝茶算了。

面对洪老师和其他当代太极拳名家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太极拳功夫,我自己在学习、体验中觉得,太极拳发展到这个阶段,并不是达到顶峰或者走下坡,恰恰相反,太极拳只是初步的成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太极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各流派各自产生许多特有的新技法,但至今尚未做过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没有做出明晰、恰当的定义。太极拳缺乏一个鲜明、完整的形象,因此还未成熟。如果我们认真去继承、总结、发展,太极拳应该有更广阔的前景,会产生更多方面的高层次技巧,会对其他的武术以至人们的生活、劳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来练习,我们也会在其中享受到更多。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bottom of page